时间:2023/12/1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 https://m-mip.39.net/fk/mipso_5449302.html

贵州变了。昔日地无三里平,连峰际天,飞鸟不通,今朝之贵州,“县县通高速”、村村通沥青(水泥)路,组组通硬化路……从交通主动脉到“毛细血管”,贵州实现天堑变通途,山海相连。

贵州变了。昔日,贵州旅游“三个一”(一栋楼,即遵义会议旧址;一瓶酒,即茅台酒;一棵树,即黄果树),如今,“文化+旅游”“大桥+旅游”“体育+旅游”“康养+旅游”,一个以独特文化和奇山异水闻名的文旅贵州,四季笑迎八方客。

贵州变了。昔日人无三分银,今朝之贵州正深挖“钻石矿”,培育“智慧树”,民有聚宝盆,瓜果蔬菜喜煞人,贵州实现了弯道取直、后发赶超,一个全新的贵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
近日,记者跟随中宣部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组,从贵阳出发,从遵义到毕节,从黔南到黔东南,行程上千公里,见证贵州之变。

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带来新变化——

生态基础更加坚实,绿色产业更具魅力

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,希望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培植后发优势,奋力后发赶超,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、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。

行走贵州,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走到哪里,目之所及都是青山、绿水、蓝天,这也是贵州的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成色。

在黔南州惠水县一家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,一瓶瓶刺梨汁正进行加工灌装。过去这些长满刺的野果因为加工程序繁琐、产值低,很难打开销路。如今通过东西部协作,利用龙头企业品牌的赋能和渠道优势,小小的野果实现华丽“变身”。

“年,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司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,将广东的研发、统筹和营销优势,与贵州的基地、资源和制造优势进行联合,开发二十几款产品,每天生产60万罐产品投入市场,产值突破亿元,成为当地新的产业名片。”该企业负责人叶继曾介绍。

在黔南州罗甸县,当地充分利用生态和气候优势,把蔬菜、水果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,推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“因为阳光充足,水果甜度高,我们种出的火龙果口感特别好。”罗甸县沫阳镇火龙果基地负责人李才华说,当地采用了生态农耕模式,不使用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、化学激素,并以酵素、沼液等为肥料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“双赢”。

绿色发展,生态先行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贵州,近年来依托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,生态“高颜值”转化为经济“高产值”,“含绿量”变为“含金量”。根据最新统计,贵州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.12%,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%,绿色经济占比达45%。
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新变化——老百姓的笑容更多了,家底更实了

贵州省提出,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贵州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。坚持遵循市场规律、尊重农民意愿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引领乡村振兴。

走进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的农家乐小院,一眼就能看见门口的笑脸墙,上面贴满村民露出笑脸的照片。

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调研时,告诉花茂村的乡亲们,好日子是干出来的,贫困并不可怕,只要有信心、有决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
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介绍,花茂村过去叫“荒茅田”,是一个贫困村。近年来,花茂村紧紧围绕建设“乡愁花茂”,将生态旅游与农业、文化、商业融合,打造以红色游、田园游为主导的特色旅游景区,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,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。年,花茂村全年接待60.47万余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.85万元。

黔西市化屋村地处乌江南北源交汇处,因群山阻隔、险流环绕,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3.6%。为了发展,多年前全村搬迁到山下江边。这些年来,当地依托“乌江源百里画廊”山水生态优势、苗族村寨的独特人文资源,化屋村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。村民开起民宿、农家乐,旅游带动黄粑、黄姜、黄牛、苗绣等产业蓬勃发展,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年的多元增加到现在的2.5万元。

在榕江县万亩车江大坝上,斜风细雨中,一群农民正在忙着采摘茄子,打包发往珠三角。贵广高铁的开通,将榕江县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交通圈,山高水远的榕江,已成为大湾区市民的粮仓、菜篮和果园。

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变化——昔日孔雀东南飞,今朝返乡就业创业成新潮

贵州,这个昔日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,长期以来留给外界的印象,农民要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要么是外出务工讨生活。而今,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,“打工仔”变身乡村振兴“新农人”。

因为“村超”而走红的榕江县,在尝到数字引流带来的人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甜头后,大力发展短视频、直播电商、线上营销等新业态,让手机变成新农具、让数据变成新农资、让直播变成新农活,探索出数字经济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,让群众分享互联网流量红利。

“我们开创了教学体系,免费把非遗传承人、返乡创业青年、产业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培养成‘村寨代言人’,当好产品推荐官,带动更多村民加入电商直播产业。”榕江县新媒体专班主任申敏告诉记者,目前,该县已培育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,延伸创造出“主播”“助播”“带货达人”等新岗位,带动余名群众就业增收,吸引近名大学生返乡创业。

在毕节市织金县,小小的皂角正发展成一个产业。“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皂角米,能带动周边2万多人实现灵活就业。”织金县猫场镇党委书记焦凯告诉记者,皂角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除了剥皮环节,揉搓、分拣、烘干等都需要人力。他们让村民把软化后的皂角籽带回家,利用空闲时间剥米,一年下来他们能有2万元到3万元的可观收入。

大小井自然风景区坐落在罗甸县沫阳镇大井村。近年来,大井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,多元布局旅游业态发展,让旅游业成为带动村民就业、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
大井村党支部书记黄安告诉记者,随着游客数量增加,大小井风景区竹筏、水上桨板等游乐项目火爆,不仅给周边村民带来餐饮、民宿、特产销售等商机,还直接带动余名农民就业。目前,景区专业竹筏操作员有28人,月均收入0元左右。
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刘久锋张燕

来源:农民日报

图片:来源网络

监制:李朝民编辑:张轩铭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uishuizx.com/hsxzf/1291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