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4/1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戴上耳机,盯着屏幕,坐在电脑前校对来自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结果,这是贵州各地易地搬迁群众从未想过的全新就业方式。     年以来,广州市天河区在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开展“互联网+”的新型扶贫车间试验,将语音转文字等技术含量较低的线上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引入大方,依靠一根网线、一台电脑,让搬迁群众在短期培训后实现就近就业增收。

小丑村第一书记孙勇刚到扶贫车间与群众交流。

同样,在从江县西山镇小丑村,通过省农行驻从江帮扶团队的牵线搭桥,当地依托“农银e管家”,探索出“建设一个扶贫车间、创办产业发展和技术培训两个基地、打造一个电商平台”的“党建扶贫”模式,将扶贫车间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纳入“农业银行扶贫商城”,同时,积极探索直播带货模式,助力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。   创新“互联网+”模式,惠水县断杉镇依托村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站点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扶贫车间”模式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,拓展销售渠道,实现效益线性分配、风险逐级分担;同时,借助电商这一新兴业态,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,激活农村发展潜力,打造新型“造血式扶贫”。   “十三五”期间,贵州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,万人挪穷窝、换穷业、断穷根。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,各地结合实际,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企业,建设智慧扶贫车间,打破传统扶贫车间在物流、产业链方面的局限,不仅实现了资源互补和可持续发展,还把就业机会、脱贫技能带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,让群众在变身新型产业工人的同时,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也更有方向、更有奔头。目前,全省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已达%。 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

编辑孙蕙   编审付松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uishuizx.com/hsxzf/1273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